双柏县大麦地镇底土村彝族刺绣服饰传习所揭牌

日期:2018-11-0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杨树华(文)、郎晓玲(图)点击:3929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 

楚雄彝族服饰(刺绣)2014年11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国家非遗名录,彝族刺绣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传统手工技能。双柏县独有的彝族堆绣流传在大麦地镇、安龙堡乡的彝族聚居地一带,堆绣是彝族纳苏支系独具特色的一种刺绣技法,是彝族传统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双柏县的彝族堆绣以传统图案精美、手工刺绣、浮雕效果、技法精湛、工艺独特而得名,这一传统刺绣技法主要以家传、师徒传承为主。

彝家人的堆绣技法是传承在指尖上的动人旋律,针起针落,丝线流转在手指,五彩图案犹如花朵在指间绽放,它蕴含了彝家女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,渗透着彝家女子的细腻与温婉,线走线飞,彝族原始古朴的自然之魂、灵绣之美释放得淋漓尽致。据了解,彝族绣女自小就跟随村中长者学习刺绣,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掌握了基本绣法,请经验丰富的绣娘画好图案后,就能独立完成一幅堆绣绣片,这种传统习俗一直沿袭至今。

为了加强双柏县彝族刺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,培养更多更好的彝族刺绣、彝族服饰传承骨干,增强传承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,2018年11月6日下午,楚雄州妇联、楚雄州文化馆、双柏县妇联、双柏县文化馆在大麦地镇底土村为“彝族刺绣(服饰)传习所”揭牌,同期举办了60余人的“2018年双柏县彝族刺绣女能手培训班”。

培训班上,82岁高龄的县级彝绣传承人方兰英大妈激动的说:“过去,我们只知道绣鞋垫、围腰、裹背、枕巾,通过一次次的培训学习,我们学会将古老的堆绣、平绣、挑绣、贴绣技法融合在一起,在头帕、腰带、挎包、飘带、绣花鞋上绣出了更多鲜艳夺目的虫鱼鸟兽图案。”

底土村刺绣协会会长李海华表示: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,底土村现有的50名刺绣协会会员所绣的各类绣品,均远销至北京、上海等地,为彝族群众脱贫致富拓宽了渠道,今后,还将继续传承好本土的民族文化资源,带领更多妇女同胞增收致富,改变村里的贫穷面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名称:电话: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