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罗仕祥老师楚雄课件——怎样写好现代戏曲小戏

日期:2015-03-31来源:转载点击:11601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怎样写好现代戏曲小戏20121113于彝人古镇大酒店

怎样写好现代戏曲小戏

——鹿城论剑降龙十八掌

(讲稿)

罗仕祥

引论

敬重在座的各位,你们是创造文化的人,你们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的人。什么是戏剧的内在精神?就是爱和善良。现在转型期的社会,爱和善良出了一点点问题,就是因为我们的戏剧活动少了,所以要加强。社会因为你们的创造而更加美好,生活因为你们的创造而更有诗意。

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日子里,我们在鹿城的彝人古镇,这么美丽的地方,举办云南省“2012年全省群文小戏小品创作培训班”,合适的地点,合适的时间,遇到了合适的人。我们云南的小戏小品创作,必然开出美丽的花朵,收获丰硕的果实。

我的新感觉:

上午的开班仪式,李友仁馆长讲了很好的课,我听候很受益。并且有所感觉。什么感觉呢?事业是人做的,不会凭空发展繁荣……

文艺的功能四点:娱乐功能、审美功能、教育功能、认识功能。

我们以审视、检点的眼光,回望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十七大召开以来,云南的小戏小品创作,在云南省委、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向建设文化强省转化的大政方针指引下,走过的振兴发展的历程,我们欣喜地发现,小戏小品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,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收获,创造了发展繁荣的历史。我们深刻地体会到,我们的群众文化与祖国同呼吸,共命运,与云南一同崛起,一同复兴,在改革开放的浴火中,必将获得新的生命力,绽放迷人的光采。

省文化馆领导给我定的题目是“现代戏曲小戏创作”,我尽量紧扣题目来讲。但我所讲的,很多艺术上共性的东西,绝对是相通的,既有利于小戏创作,也有利于小品创作,既有利于大戏创作,甚至有利于电影、电视剧的创作。

因为我与大家有相同点,从创作的一线阵地来,有实战经验。同时,也有课堂教学的反馈经验。

说到现代戏曲小戏创作,你知道云南有多少种戏曲剧种吗?你来数数。我们互动一下。请举手示意我。

我开过《云南民族戏剧》这门课,研究过云南现代戏剧的现状,我告诉你一个公式:

19+3+5==27

京滇花,僾俐撒,

白壮傣彝关大杀。

评川曲苗端香梓,

拟劳祭逐游章佤。

解释为:19个剧种,具有5种条件(剧本、剧场、戏班、演员、观众)的成熟戏剧,最主要的是活动时间比较长。他们是:京剧、滇剧、花灯戏、白剧、壮剧、傣剧、彝剧、关索戏、大词戏、杀戏。还有评剧、川剧、曲剧、苗剧、端公戏、香通戏(香童戏)、梓童戏、章哈剧、佤族清戏。3种活动时间短的:僾俐撒。加上五种原始形态戏剧:拟兽戏剧、劳作戏剧、祭祀戏剧、逐除戏剧、游戏戏剧。这五种原始形态戏剧,不是说他们原始落后,更不是愚昧,而是珍贵的现存形态。

说说花灯

云南花灯是云南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,它包括花灯歌舞、花灯小唱、花灯戏等艺术形态。在云南众多的舞台表演艺术中,花灯被誉为——云岭山茶第一枝。云南是花灯歌舞之乡,花灯成为云南26个民族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,成为人们最通俗便捷的抒情表意的艺术手段,遍布云南的17个地州市。人们喜爱花灯,学习花灯,演唱花灯。我们在为云南花灯制作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的时候,做了将近半年的调查研究、田野考察,猛然发现,我们如果像军队作战制作沙盘那样,把有花灯活动的地方都插上一面小红旗,那么,云南的整个版图,17个州市、160多个县,都插满了小红旗。区别只在于多少,只在于疏密而已。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有的民族自治州市县,也有花灯活动。比如彝族花灯、哈尼族花灯,既有花灯特点,又有民族特色。最令人欣喜的是,就在十八大召开前夕,在弥渡举办的“云南省第二届花灯艺术周暨全省花灯青年演员比赛”中,西双版纳来了一支花灯表演队伍,演出表演花灯节目。

很多地方的各民族兄弟,有着共同的习俗,特别是滇池沿岸的村落,“过年不唱灯,一年事不顺。”过春节假如没有请来剧团唱大戏,那么,这个春节就逊色了,俗话说,过不成!很多民族民间的习俗,不单是年节唱花灯,一年四季都在唱花灯,高兴唱花灯,悲伤唱花灯,婚丧嫁娶、生老病死都在唱花灯。正所谓,“唱生唱死唱花灯,一唱花灯万事兴。”

小戏小品在云南,已经不是单纯的一种娱乐活动,或者是单纯的一个戏剧形态。小戏小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,成为云南各民族的民族意识、集体人格,成为云南人的生活习惯、生活习俗,成为云南人,或者在云南生活过的人的日常审美元素,成为人们精神价值的外在取向。

我的新提法:

小戏小品在二十一世纪必然发挥文化的巨大作用

小戏小品的文化作用,主力地位,

二十一世纪,小戏小品的文化作用可以这样来看。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,都在普及与提高上不断飞跃,适应时代,为时代服务,所以赢得了时代的接纳,获得了时代的垂青。

小戏小品剧目所涉及题材包罗万象,无孔不入,无不入戏。有人分析,只要是你需要的,只要是你想得起来的,我们的小戏小品里都有表现。即使是在大戏里找不到,小戏小品里也会有所反映,;专业演出里,找不到,业余演出里肯定有我们的爱美剧里肯定有。话虽说的绝对了点,但总的含义是说,社会百态、生活万象,尽皆走入小戏小品里来,尽皆用小戏小品来表现。即使是今天没有,现在没有,明天就新创出来了。大到我是谁,我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的生命大课题,大到家国情怀、保土安民、明辨是非、廉政建设、关心群众、舍己为人的人生大问题;小到夫妻相处、养儿育女、赡养老人、邻里和睦、尊老爱幼、助人为乐、勤劳致富、勤俭节约、劝赌戒黄、励志劝学、忠贞爱情、传统美德等等,无所不有。

有人说,凡是黄赌毒泛滥的地方,必然是小戏小品活动缺乏的地方,凡是黄赌毒泛滥的时候,必然是小戏小品活动缺乏的时候。很有道理!我们知道,小戏小品是通俗艺术,是草根艺术,它的群众性、广泛性的特点,容易被接受,在娱乐活动中潜移默化,受到教化。

举个例子:

在花灯流行的很多地方,盛行子孙灯。弥渡县的很多乡镇都有此习俗。所谓子孙灯,就是哪家喜得贵子,就有了做灯头的资格,不用推举,理所当然。如果那年村子里同时生了几个孩子,几个孩子的最高家长,合起来当灯头。灯头要负责本届请灯神、闹花灯、过街灯、门户灯、唱花灯、送灯神等一应事项。包括筹集资金、行动计划、演出方案、龙狮制作、食宿待客、烟茶水果、经费开支等等。

弥渡人在外工作,我们就听说了几位,从国外、从北京、从昆明赶回老家当灯头的故事。有的对象开始反对,但回家当过灯头,办过花灯以后,十分受感动,一句话,值得。

归结起来看,子孙灯的文化意义,就在于花灯从中华文化的最终成果——集体人格反溯回来,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最清晰的表现形式,是花灯流行地区人民群众精神价值最具体的外在认同。

文化乐民,这个“乐”字内涵丰富,外延广阔。娱乐、逸乐、音乐、声乐、舞乐,所要达到的是快乐,但不是文化的终极目的,文化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礼乐。和谐社会建设,就是礼乐社会的现代化。

云南花灯三十年的乐民道路,家珍可数,文化强省建设主力之一,当之无愧。云南花灯所取得的成绩是云南文化建辉煌成就的一部分,是改革开放30年翻天覆地变化的一部分。云南花灯的昨天,是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,明天仍然是文化强省建设的主力部分。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,促进云南花灯在新世纪的大繁荣大发展,是云南花灯团队的历史使命,是专业与业余花灯共同的日常生活必须。时代需要花灯,人民需要花灯。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文化乐民,文化乐民离不开花灯。

 

 

一、剧本的作用与地位

北京大学钱理群、温儒敏、吴福辉三位教授,在他们合著的《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》里,梳理了1917——1949年9月的现代文学状况,其中提到戏剧,有两段引用的话,我认为引用得很好,两段话的表述,包括了现代所有戏剧剧本的功能与要求。

一段话是这样的:爱美剧的小剧场运动十分重视剧本的创作,如陈大悲在《爱美的戏剧》一书中所说:“剧场中的生命之源就是剧本,没有剧本就没有舞台,没有戏剧。”

把剧场中的戏剧看作是有生命的,有生命就有体温,有生命就值得我们珍惜。

我们知道,爱美剧是Amateur的音译,也即“业余”戏剧。

我对业余戏剧有所偏爱,倒不是说,我出身于业余戏剧队伍,农民文艺队,后来走上了专业的道路。而是我研究越深,越发现,我们的业余演出,也就是“爱美剧”不得了,了不得!特别是我熟悉的云南,业余戏剧,业余戏曲小戏演出,顶起了云南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整个天空。很有价值,是大路货。

再一段话:如洪深所说,他们的创作不仅可以“在舞台上演”,而且“也可供人们当作小说诗歌一样捧在书房里诵读,而后戏剧在文学上的地位,才算是固定建立了”。

现在,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,剧本剧本,一剧之本。

由此可见,现代剧作家的作用与地位。

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。

有人在编剧与作家的提法上提出质疑,我要说,作家也好,编剧也罢,我们不耻四邻。不耻于各协会……

陈白尘、董健、胡星亮……

二、好问诗、嗣成句的启发与警示

从元好问的诗歌里,从钟嗣成的文章里,我看到元老师、钟老师告诉我,教人写诗作文编剧本,是不可以的,是不明智的,是不凑效的。

金末元初,著名的诗人、杰出的诗歌理论家元好问(1190——1257),他有《论诗绝句三十首》,还有《论诗三首》,对如何写好诗歌,做了很有独到见解的分析。

他在《论诗三首》其二中这样写道:

晕碧裁红点缀匀,一回拈出一回新。

鸳鸯绣了从教看,莫把金针度与人。

好一个“莫把金针度与人”。他以刺绣的奥妙来说写诗,绣得好的那颗针,真应该称其为金针。那么,写文章写得好的那支笔,就应该称其为神笔。金针何求,神笔何来?

刺绣要心中先有,先有立意构思、谋篇布局,再有勾勒晕染、剪裁颜色,点缀均匀,布置妥帖,有了这个基础,才能创造后边一针一针“一回新”的奇特景观,才能达到情景交融、感人至深的好作品的高度。

 

嗟乎!余亦鬼也。使已死未死之鬼,作不死之鬼,得以传远,余有何幸焉!若夫高尚之士,性理之学,以为得罪于圣门者,吾党且啖蛤蜊,别与知味者道。

好一个“吾党且啖蛤蜊,别与知味者道”。我们不理会所谓的高尚人士、假道学家对我们编剧的污蔑和轻视,悄悄吃我们的好东西,不要告诉他们知道那个味道。

写作不能教传,只能悟道。孔子的老师老子在《道德经》开篇就这样说,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”编剧是有法的,也是无法的。其辩证的关系,就是悟道。老师领进门,修行靠自身。老师领进是他悟的传授,是文化探寻的接力;自悟自省是自身的修养。

但是,我还是来了。我仍然一如既往地,怀着一颗拳拳之心来了。来上编剧课了。用楚雄千里彝山的语气说:不有办法,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情到深处,不能自已。

因为我爱编剧这一行,所以我愿意将平生所学,与大家共享,愿意将自认为的金针,秘不示人的绝学,请后人品鉴。其实元好问与钟嗣成的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之心,在不字的后边,已经很感动人了。

三、现代戏曲小戏的概念与功能

首先我们要问,什么是戏曲剧本?

根据戏曲情节结构,使用戏曲文学语言,运用戏曲艺术程式写出来的剧本,就是戏曲剧本。(《戏曲编剧论集》1页.范钧宏著.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6月版)

四、只能做减法的课程说明

中戏、国戏、上戏的现代戏曲小戏的编剧课,教学大纲一般都规定在150学时左右。云艺上18周,每周8个学时,共计144学时。我们要用短短的几个学时,十几个学时来讲,很难系统全面。好在我们在座的剧作家们,都具有戏曲的基本知识,很多人都是多次听课,转移多师,几乎大家都有实战经验,写过很好的作品,都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,我们华山论剑,锋芒所向,点到即止。很多地方,我们做做减法,提纲挈领,提头知尾。随堂的练习反馈就免了,详细的举例说明就简单点。

不是加就好,减就不好。减排、低碳、节能是时代特点,是科学发展观,并且是持续发展。我尽量在两个多小时里,结合实战,讲我的亲身创作体会,讲我的甜和苦,对大家有所帮助。以后有机会,争取给需要的同行,多讲几个学时。

原来计划,将我在云南艺术学院讲了十年的编剧课,提出来讲四个专题:

一韵律之美、二体式之美、三结构之美、四形象之美。

可惜时间太短,我变换一种讲法,浓缩起来,讲我的编剧感觉,请您跟着我走。请您端着杯子,跟着我走。我是真心的。

 

五、罗氏降龙十八掌之24法

我是来学习的,我与楚雄有情,深厚的同窗情、同事情、作品情,甚至是爱情。不亚于与曲靖、保山、大理的喜爱之情。

在座的高手、大侠、剑客:况老师、昝芳才老师……

三位专家是我的三个大哥,敬重多年,受恩惠多年……

私藏武功秘笈,试以果合为韵,降龙十八掌,度与识味人。不要以为剧作家的功夫就不是武功,我们不能忘记了,宋代周密所著的《武林旧事》其中记载的很多人间万象不是武术旧事,而是艺术旧事。记载了我们的戏曲活动。这是说个提神的笑话了。

24法公开如下:

尝试合作,逢人便说。

笔头磨破,自建鱼窝。

有恃无过,提前磨合。

人名鲜活,现在时刻。

情怨交错,不怕折磨。

严防过火,三选不多。

宽大收缩,自演自歌。

剧组有我,节奏音乐。

观众密坐,厚茧耳朵。

回望总括,淡定结果。

全局把握,他作假若。

艺术须热,师承传播。

逐一解释:

一提笔之前的武功秘笈:

1尝试合作——写作是个体的创造活动,这是一般的常识。罗老师怎么开篇就推出合作的话题来呢?不要忘记了,戏曲艺术是综合艺术。尽管有的理论家,把戏剧定位人类最早的文明活动,先于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诗歌、雕塑、建筑等等,认为是第一艺术,而不是第七艺术。但我还是要说,现代戏曲小戏的演出,绝对是综合的。所以我提出,要写好现代戏曲小戏,请尝试合作。

我20岁学写作,至今42年了。有三种合作的形式:

一是跟随老师合作。我的曲靖的老师吴沛民、王尧带我……

二是同班等辈合作。我到昆明后,与我的同班同学,省剧协主席乔嘉瑞合作。跟艺术研究院院长甘昭沛合作。

三是带领学生合作。艺术研究院董军、王丹

这样的合作,使我受益匪浅。学到了很多东西,弥补了若干不足,甚至是挽救了我性格性的、先天性的缺陷。自己更加强大起来。

 

2逢人便说——与亲人说,对同事说,对朋友说,对陌生人说。比如我写《云南白药》

 

3笔头磨破——建立私人题材档案,积累题材,积累素材。好记心不如烂笔头。随身带着纸和笔。现在是带手机,带一人一本,用照相、摄像积累素材。如徐远征老师的步步高手机。甘昭沛老师的随身笔记本。当时记录,回家整理,分类归档,以备急需。

写戏写什么?动作性。

动作性从哪里来?情节。

情节从哪里来?细节。

所谓细节,细枝末节,稍纵即逝。多少次我们事后,怎么也想不起来。

素材到用时方恨少。人无我有,自然高人一筹。

 

4自建鱼窝——钓鱼的人都晓得,要建好鱼窝子,才能钓到鱼。要创作出上佳的现代戏曲小戏,也如此。写作的前、后、中间,最怕闭门造车、面壁苦思,必须打开书房门,迈出脚步,到人群中去。当然这就不是一般的人群,而是你自己建立的的良师益友的鱼窝子。这个窝子,不一定是行内人,但一定是有见解的知音……

 

5有恃无过——何谓有恃无恐?因具有依仗而没有恐惧。怎样才能有依仗而没有恐惧呢?有贮存、有底蕴。正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中间懂点物理英语。数理化、政经法,都知道一点,都有涉猎。我们是谁,我们是剧作家啊!古今中外,都知道一点。有两套书要介绍一下:

1《知道一点》包括《知道一点中国》、《知道一点世界》

2《部级领导干部文化讲座》……

知道两hong,范钧宏、翁偶虹……

 

6提前磨合——剧本写作过程中,提前与导、演、音、舞、美、沟通。

 

二写作之中的武功秘笈:

7人名鲜活——不就是一个符号吗?我们自己的十八大代表,夏天敏,他若干的小说里的乡长,就一个名字,书记就一个名字。这个名字就等于是乡长,书记。李友仁、张桂芬。

我写的人物名字,早年从赵钱孙李写来,周吴郑王、冯陈楮魏……,近年只写开头。

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

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

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

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

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

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

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

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

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

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……

名字就有戏:刁小三、温启久、小战士、三排长调子客、

不要复杂:八大爷,又是出界。有人叫李光雄,又叫阿志。一二号人物可以,比如杨善洲,小名马桩。但是,用的很谨慎。

 

8现在时刻——这个不是秘笈是常识,但是,往往忽略了。

 

9情怨交错——写人写情,

 

10不怕折磨——折是曲折、折腾,磨是磨练、磨合。一波三折,才是曲折。碱水里泡三次,血水里泡三次,那才叫折腾。有意折腾剧中人,特别是对一号人物,不要给他(她)有好日子过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,苦尽甜来,你不给人物苦,那观众哪里来的甜。。

 

11严防过火——情节不能为了戏而戏。一过火就失去了真实,失去了本真。往往夸张过度,把气球吹破了。,

 

12三选不多——这个是地地道道的独门暗器了。

提笔选材三选一,三个写好提纲,请师友参谋三选一。

剧本大纲三选一,

剧本结构三选一,

唱词韵脚三选一,

道白角度三选一,

 

三写成之后的武功秘笈:

13宽大收缩——初写适宜放开,不适宜收缩。总的容量,可以写的宽大一些。正如给发育成长之中的孩子做衣服,有个放大的提前量。宽大的写,包括三个部分:

14自演自歌——编剧要做第一个演员,这个步骤非做不可,十分重要,——汤显祖把楼板都踏破了。关汉卿所说,粉墨登场,我家生活。唐玄宗装扮,改其本来面目。曹禺从小演戏。汤临川把楼板都剁通了。

临川四梦:《牡丹亭》《紫钗记》《邯郸记》《南柯记》四剧的合称。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,后两个是社会问题剧。

汤显祖与沈景之争,就为了韵律美。

 

15剧组有我——跟剧组,贯彻始终,减少遗憾。,

 

16节奏音乐——剧作家要居高临下,要做领军人物,你有这个气魄和贮存吗?。

 

    17观众密坐——密坐就是紧紧的挤着坐,傅毅舞赋序》里写到,宋襄公问宋玉:“如其郑何?”宋玉答到“郑卫之乐,所以娱密坐,接欢欣也。”到观众堆里去坐坐,演出中静听他们议论,休息中引着他们议论。第一手资料,第一时间的反馈,将改变编剧的命运,也许就化腐朽为神奇。

 

18厚茧耳朵——听得进意见,虚怀若谷。

 

19回望总括——回头看,

 

20淡定结果——。

 

21全局把握——大到全国戏剧动态,小到个人创作心态都要做全局的把握。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。不是百战百胜,那是传说,那是童话。综合艺术不由编剧。例子:《一碗水》的好台词丢了……

 

22他作假若——对比、比较他人的作品,假如我来写,我怎样写?他的优长是那些,不足在哪里。我怎样写,甚至我还真就他人这个题材,搭个架子看看……

 

23艺术须热——小戏小品需要热。没有激情,写不出好东西来。

 

24师承传播——自古以来,无师之徒是悲哀的。为什么?无师之徒,犹如走黑路,摸索前行。有师之徒,有人指点,直接进门,登堂入室。如今省文化馆给我们创造了条件。我总希望,我们传承的链条,紧密联系起来,不要掉链子,不要断线。转移多师是我师。我在北京拜见过张庚,聆听过他的教诲,也听过郭汉城的课,当然还有薛若琳、曲六乙、王安葵、齐致翔、谭志湘等北京专家的课,也聆听了马少波、蒋星煜、祝肇年到昆明讲的课,也听过金重、黎方、郭思九的课,正是他们的热心,让我免去了很多摸黑路。我们有责任,一代一代传下去。

陈白尘、董健、胡星亮……

杨明、金重、戴旦、顾峰、黎方

孙少文、马中甲、张克勤、

甘昭沛、徐远征、李世勤、陶增义、包钢、罗远书、昝芳才、罗仕祥、

彭洁、夏德金、杨丽明、

李垠、朱晓云、曹野默、张雪、

卢秋烨、

云艺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戏剧接力。

在吴卫民院长的带领下,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。

 

结语:

小戏小品创作,既有法,又无法。我们努力在无法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,能够启迪创作的东西,与大家分享,目的在于让小戏小品创作出精品。

不揣冒昧,就教方家,十分惶恐。特别是几位银发飘飘、风度翩翩的老剧作家在座,实在不敢当。

谢谢大家。

 

名称:电话: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